


圣地神奇→516处,全国第二!
龙岩是红色圣地、客家祖地
红色文化、客家文化和妈祖文化
在这片土地上并存交融
地处山区的龙岩并不临海
境内却有516处妈祖宫庙(祭祀点)
▲西陂天后宫迎来一批游客打卡
▲位于西陂村的永定太平区信用合作社旧址
▲太平区信用合作社于1931年发行的一元纸币
早在南宋年间,妈祖文化就传入汀江流域,在闽西广泛传播。龙岩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、龙岩学院教授陈弦章说,龙岩境内现有516座妈祖宫庙及共同祭祀妈祖的寺庵,数量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二,仅次于莆田。
“闽西属山区,并不临海,建有这么多妈祖庙得益于汀江的航运。”陈弦章说,宋代以前,汀州老百姓都是吃从福州经闽江船运到汀州的“福盐”。由于闽江不能直达汀州,加之洪水季节无法行船,往往当年的盐要等到第二年才能运达,盐价十分昂贵。宋绍定五年(1232年),汀州知事李华,长汀县令、著名法医鼻祖宋慈开辟“汀州—潮州”的运盐航线,汀江成为沟通闽粤两省重要的水上大通道。那时的汀江,水深流急,暗礁众多,为祈求航运安全,老百姓对妈祖特别崇拜,妈祖文化逐渐传入汀江流域。汀州客家人对汀江河道进行疏浚,改善了航运条件,位于万山之中的汀州古城,奇迹般地成为福建古代六大转口贸易中心,众多货物经汀江、梅江、韩江直抵南海,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,这为客家人向外发展、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
▲汀州天后宫航拍
▲妈祖羽化升天1037年纪念日,汀州天后宫隆重举行纪念活动
“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庙!”这是记者在龙岩采访时,听到最多的一句话。
在汀江源头——长汀县庵杰乡龙门也有一座天后宫。记者从龙岩市区驱车2个多小时,来到庵杰乡涵前村龙门风景区的帽盖山。石山横亘跨汀江源头,龙门天后宫就坐落在山顶。龙门天后宫是一座平房殿式风格的建筑,始建时间不详,目前规模由1994年新建。据随行的村干部徐德荣说,很多当地人都知道这里有座天后宫,前来进香,祈求平安、健康。
▲龙门天后宫
▲汀江源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