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缘!缘!缘!一衣带水……
不仅是古代海上交通史的见证
也是对台交流的重要载体
台胞功德碑、宫谊长存匾额……在泉州天后宫内,随处可见台胞捐赠事迹以及台湾妈祖宫庙赠送的匾额等。近年来,泉州天后宫以弘扬妈祖文化为核心,通过组织妈祖信俗活动、“泉州妈祖会”等,加强两岸文化交流。去年11月份,第二届“瓣香牵两岸·徒步循初心”暨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活动在这里启动,近百位闽台两岸青年跟随妈祖神像,从泉州天后宫出发,徒步走到湄洲妈祖祖庙,以脚步亲身感受泉州到莆田沿途的风土人情,体会一衣带水的两岸亲缘。
“一些重大活动,泉州天后宫与莆田湄洲妈祖祖庙也会互相邀请,共同交流。”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所负责人刘育民告诉记者,近年来,泉州天后宫与台湾宫庙密切往来。每年,泉州天后宫还会与台湾澎湖天后宫共同举办“乞龟”民俗文化活动,用“平安米”制作的龟为两岸民众共同祈福。
▲宫谊长存匾额
记者采访了霞洲妈祖宫。这一妈祖宫位于鲤城区,地处晋江流域笋江段南岸,其前身为宋九牧林氏的家庙。北宋年间,莆田人林伋到晋江担任县尉,将湄洲妈祖祖庙的香火一同带了过来,供奉在自家的宅院里。明朝时,林家家庙重建为妈祖宫,成为笋江霞洲一带的民间信仰,故名霞洲妈祖宫。
霞洲妈祖宫自建成后400余年,经历了多次重修与扩建。海峡彼岸的台湾妈祖庙纷纷伸出援手。2008年,台湾鹿港天后宫捐赠一尊花岗岩妈祖石像,面朝台湾海峡;2009年,台南大天后宫捐资300万元修建霞洲妈祖宫后殿。2010年起,每年霞洲妈祖宫都与澎湖天后宫联办“乞龟”民俗文化活动。
▲霞洲妈祖宫

▲霞洲妈祖宫与台湾各妈祖宫交流密切
“霞洲妈祖宫,犹如一艘航母,船长是妈祖,驶入台湾海峡,妈祖灵光,保护两岸敬仰者平安吉祥。”9月28日,泉州霞洲妈祖宫董事长蔡景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他们现有台湾地区的澎湖天后宫、鹿港天后宫、新港奉天宫等的妈祖分灵驻驾,台湾许多妈祖宫庙去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时,都会路过霞洲妈祖宫进香,犹如一个休息驿站。每年,霞洲妈祖宫也会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。去年,从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归来的霞洲妈祖宫一行上千人,与来自台湾台南大天后宫等5家台湾宫庙、文化机构开展巡安游街活动。